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最新进展:衢州发现“最早的水稻田”
发布日期:2024-09-16 17:21
来源类型:一点资讯 | 作者:Gollas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一肖一码一中一特】 |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 【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 【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 【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 【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 【2024年澳门码菅家婆一肖一码】 【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 【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 【2024年澳门资料图库】 【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9月13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多项考古最新进展。其中,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发现了上山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环壕聚落结构和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水稻田,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环境及水稻驯化等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皇朝墩遗址位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几天前,记者来到衢州莲花镇梨金园村,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周东亚的带领下,走进这片上山文化目前最早的遗址。
皇朝墩遗址现场 记者 于山 摄
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遗址
眼前是九月的乡间田野,因为台风将至,酷暑不再。
迎面走来的年轻人正是周东亚。从2023年发掘伊始,他就从杭州来到皇朝墩遗址驻扎,与省考古所馆员张森一起负责现场的发掘工作。
这片遗址的发现极具偶然性。最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衢州市考古前置工作中,发现可能存在遗址。
现场,我们先来到了两道小型探沟前。周东亚告诉记者,经过考古勘探试掘,就是在这里清理出上山文化时期的陶片和石器,证实了遗址所处的年代。随后,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2023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皇朝墩遗址及周边遗迹分布示意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继续往前走,我们看到了一片更大的探沟。“发掘开始,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验证这里是否是环壕聚落。”周东亚回忆。在探沟的不远处,是构成遗址主体的一大一小两处台地,正是史前人生活的区域。环壕则是一道将两块台地包围起来的“护村河”,可能起到防御的作用。
红烧土边坡,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考古队员和民工在濠沟可能存在的位置纵向挖出这片探方,寻找到壕沟的截面。周东亚指着脚下“疙疙瘩瘩”的红色土堆说,“这是用火加工过的红烧土,专门用来加固壕沟的护坡,我们的先民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
而另一侧的环壕边坡,在距这17米处,这就意味着“护村河”此处宽17米,而最宽处有27米,总长达902米。经碳14测年发现,台地和环濠的使用年代为上山文化时期,废弃年代在跨湖桥文化时期。
更有趣的是,两块台地被一道小壕沟分割开,这也令考古队员们没有想到。“也许两处台地的功能有所区分,这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来验证。”周东亚说。
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田
越过“护村河”,往探沟更里处走去,是一块地势更低的洼地,经测年确认,为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时期。
“在挖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这处洼地,猜想这会不会是一片稻田。”周东亚说。
壕沟及稻田区域航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如果猜想为真,这处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洼地,将是目前发现的上山文化时期发现的第一处水稻田,成为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强有力证据。
然而,“我们当时其实一头雾水。”周东亚告诉记者。
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考古科技,植硅体检测。只有种植过水稻的田地,才会留下大量的植硅体。考古队员对洼地进行采样,经检测发现土壤中水稻植硅体含量达到2000-7000粒/g,密度极高,可以认为这是先民曾种植过水稻的土地。
显微镜下的水稻植硅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离开“早期稻田”,穿过一片现代稻田,我们来到了台地的另一侧,这里延伸出一条水泥路,其下方正是“护村河”的排水沟,连接着一片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的古水塘。考古队员对水塘整体范围进行30*30米的网格抽样,发现其中有野生稻小穗轴,这表明遗址周边存在有野生稻。
野生稻小穗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在梨金园村的田野,记者注意到考古现场的更多细节:因南方雨水多,十分容易塌方的“脆弱”探方被考古队员用土工布小心保护;上山文化时期的土台地上,还层累着汉代及以后时代的陶瓷片。
台地的一侧 记者 李娇俨 摄
“考古有辛苦,也有有意思的地方。”周东亚站在即将丰收的稻田里说,“我们永远无法回到万年前的现场,看古人是如何种稻子的,但却可以在考古发掘过程中,用严密的逻辑和证据链尽可能还原历史本来面貌,当向世人揭露我们新发现的世界时,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皇朝墩遗址出土部分陶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9月13日,皇朝墩遗址迎来了“成就时刻”,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无数观众看到——
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皇朝墩遗址,格局清晰,规模宏大,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上山文化遗址;
结合科技考古成果,确认环壕东侧存在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时期的水稻田遗存,实证了新石器早期大规模水稻种植行为的存在;
证明了田野勘探、植硅体分析、考古试掘、测年确认、土壤微形态研究等一系列流程在寻找新石器时代早期古稻田上的可行性,这是继发现田螺山、茅山、施岙等古水田后,稻田考古研究范式的又一生动实践;
皇朝墩遗址现场 记者 于山 摄
皇朝墩遗址的考古发现,既丰富了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的内涵,为探讨二者的演进关系、分布范围、聚落布局等议题提供了全新材料,又填补了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时期古水稻田的空白,推动了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和文明进程研究,更有力地证明了上山文化在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潮新闻)
萨曼莎·罗宾森:
8秒前:只有种植过水稻的田地,才会留下大量的植硅体。
瑟沙迪·萨哈万:
3秒前:野生稻小穗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在梨金园村的田野,记者注意到考古现场的更多细节:因南方雨水多,十分容易塌方的“脆弱”探方被考古队员用土工布小心保护;上山文化时期的土台地上,还层累着汉代及以后时代的陶瓷片。
耿晓辉:
7秒前:9月13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多项考古最新进展。
Canseco:
6秒前:周东亚告诉记者,经过考古勘探试掘,就是在这里清理出上山文化时期的陶片和石器,证实了遗址所处的年代。